五谷为养是哪五谷(《黄帝内经》五谷为养,是指哪五谷)

来源:网络时间:2023-12-26 11:11:27

大家好,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五谷为养是哪五谷的问题,我们知道很多人对此还不太了解,同样的《黄帝内经》五谷为养,是指哪五谷也是如此,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两个问题吧!如果我的分享可以帮助到你,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,我们会持续为大家提供更多信息和帮助,谢谢大家!

五谷为养是哪五谷(《黄帝内经》五谷为养,是指哪五谷)

一、五谷为养,五畜为益,五果为助,五菜为充

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,以补精益气”的饮食调养原则。这句话出自《黄帝内经》,意在教人怎么合理饮食。

《黄帝内经》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,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“阴阳五行学说”、“脉象学说”、“藏象学说”、“经络学说”、“病因学说”“病机学说”、“病症”、“诊法”、“论治”及“养生学”、“运气学”等学说,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,呈现了自然、生物、心理、社会“整体医学模式”(另据现代学者考证,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)。

1.五谷为养

“五谷为养”是指黍、秫、菽、麦,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。黍、秫、麦、稻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,菽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。谷物和豆类同食,可以大大提高营养价值。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,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。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。

2.五畜为益

五畜指牛、犬、羊、猪、鸡,内经有“五畜为益”的说法,即在中医五行理论的框架中,五畜与五味,五脏有了相对应的联系,五畜也就有了其所入、所补之脏,指导了中医的食养原则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物质供应的多样化,粮食的摄入量不断减少,动物肉类食品明显增加,因此在重视“五谷为养”的同时,也不能忽视“五畜为益”的食养原则。

3.五果为助

《内经》所倡导的饮食原则中有“五果为助”,所述五果实指枣、李、杏、栗、桃。现代五果泛指鲜果、干果和坚果类食物。

枣——含糖量高,与栗子并称“铁杆庄稼”、“木本粮食”,枣果肉,性温、味甘,养胃、健脾、益血、滋补强身,枣为重要滋补品,有“一日吃三枣,一辈子不显老”之说。

李——果肉,性寒、味甘、酸,清热,利水、消积食、滑汤,润肤、养阴生津、润肠通便。

杏——果肉,性热、味酸,补中益气、生津润肺、止渴。

栗——果肉,性温、味甘,健脾补肝,活血止血、强身壮骨,为“健胃补肾”上等果品,有“肾之果”之称。

桃——果肉性温、味甘、酸,补中益气、养阴生津、润肠通便,素有“寿桃”、“仙桃”之美称,因其肉质鲜美,又被称为“天下第一果”。

“五果为‘助’”,“助”什么?

枣甘,李酸,栗咸,杏苦,桃辛,五味入五脏,以助脏器。

“助”表现在“养”“益”“充”之后,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大致都已备齐,再多吃一点果品,对于机体的健康维护会起到莫大的作用。

4.五菜为充

五菜:葵、韭、藿、薤、葱

“五菜为充。”五菜是从性味的角度列举蔬菜的代表,泛指各种蔬菜。蔬菜种类繁多,现代营养学依食用部分将其分为根菜类、茎菜类、叶菜类、花菜类、瓜菜类、茄果类、菌藻类及杂菜类。

二、《黄帝内经》五谷为养,是指哪五谷

黄帝内经的五谷是指稻、麦、黍、稷、菽。

《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》篇中有此一说: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。”

五谷养生法是《黄帝内经》中的“五谷为养”,即所谓“五谷”是指稻、麦、黍、稷、菽五种粮食作物。

《黄帝内经》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,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,它给我们提供了世界上最早而又最全面的饮食指南:既要吃得杂而全面,又要吃得有主次之分。

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、麻就是当时的主要作物。所谓五谷,就是指这些作物,或者指这六种作物中的五种。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,五谷的概念在不断演变着,现在所谓五谷,实际只是粮食作物的总名称,或者泛指粮食作物罢了。

三、中医主张的五谷为养有哪些具体内容

《内经·素问·脏器法时论》中说:“毒药攻邪,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,以补益精气。”提出了临床上除了运用药物祛邪治病外,还必须用谷、肉、果、菜等食物以补益精气、营养身体、增强抗病能力,才能确保身体健康。

五谷包括谷类、豆类,五果包括果品类,五畜包括禽畜类,五菜包括蔬菜类。中医认为这几类食品都应合理地食用才是完善的。

“五谷为养”,主要指谷、豆类食品是我国人民的养生之本。米、麦是我国人民的主食,人体所需要的80%的热量和50%的蛋白质是由粮食供给的。全谷制成的食品又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,也供给一些无机盐。豆类所含的蛋白质质量高,它的氨基酸的组成基本符合人体需要,其中赖氨酸很多。与奶酪素很相似,营养价值高。大豆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,尤其是亚麻油酸最丰富。磷脂约含1.64%。总的看,谷类含淀粉最多,蛋白质次之。供给机体的主要是糖;而豆类含蛋白质最多。脂肪次之,供给机体的主要是蛋白质。谷类和豆类虽然都含植物性蛋白,但营养价值上不完全相同,谷类蛋白质所缺少的氨基酸几乎都是赖氨酸,豆类蛋白质所缺少的氨基酸则为蛋氨酸,两者经常一起吃,就可以相互补偿,提高营养价值。

另外,豆类及豆制品还能供给食物纤维,B族维生素。维生素E及锌、钼、硒等各种微量元素。

“五畜为益”益是增进,有益。五畜是动物性食品,营养价值高,不仅含有较高的能量、较多的优良蛋白质、丰富的脂类物质、足量而平衡的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,而且味道好。饱腹作用大,可利用率高。恩格斯说过,从只吃植物性食物转变到既吃植物性食物,又吃动物性食物,这对人类的进化,对体力和智力,特别是对智力的发展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他说:“如果不吃肉,人是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的。”目前。我国平均每人每年仅消费3500克的肉,不能满足人体需要。从中医的理论看,禽畜类荤食品称为“血肉有情之品”。其补益作用确实要比草木之品大。

据日本医学报道,素食的母亲所生养的婴儿,往往由于维生素B12铁、蛋白质等营养素的缺乏,营养状况不良,而有某种程度脑损害。

当然,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,进荤太多也是不合适的,“夫香美脆味。厚酒肥肉,甘口而病形”,会加重高脂血症、高血压、糖尿病,也可促发直肠癌、乳腺癌。所以,进荤贵在适量,一般认为,进荤量为进谷量的十分之一左右为宜,一天吃50~100克。

“五菜为充”,“充”是补充、完备的意思。蔬菜是人们日常所必需的几种维生素(维生素A、维生素D2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K等)和无机盐(钾、镁、钙、铁、钼、铜、锰等)的重要来源,又是纤维素、半纤维素、果胶、木质素和某些特殊的酶、叶绿素、花色、芳香性挥发油等的来源。对机体是不可缺少的。在蔬菜要求上,应包括新鲜的绿、黄、红各种蔬菜,这样,营养素就更完善了。粗膳食纤维,不被人体胃肠道的分泌作用所消化,但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的蠕动,帮助消耗和排泄,增加大便量,改善大便习惯。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可联系我们删除。(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) 联系邮箱:rjfawu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