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吃饺子的由来读后感50_冬至吃饺子来历

来源:网络时间:2023-12-22 19:07:15

今天给各位分享冬至吃饺子的由来读后感50?_冬至吃饺子来历?,其中也会对大家所疑惑的内容进行解释,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多特软件站哦,现在开始吧!

冬至吃饺子的由来读后感50?

今天,我阅读了一个名为《冬至食饺子》的民间故事,它大致讲述了张仲景是东汉时期一位著名医生的故事。

在一个寒冷的冬天,张仲景从外面行医回家。他看到一些穷人穿着破烂不堪,脸上长满了冻疮,甚至有些人的耳朵都冻坏了。看到这些,张仲景感到很难过。

回到家后,他一直惦记着那些穷人,并决定用自己的医术来帮助他们。他带领弟子们在关东的空地上搭起一个大棚,支起一口大锅,将羊肉、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放进锅里煮。煮好后,他们把这些食材捞出来切碎,用面皮包成形状像耳朵一样的小东西,再放入铁锅中煮熟。这样做好的食物被他命名为“袪寒娇耳汤”。

通过这个故事,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做事是否出色并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爱心。就像张仲景一样,如果没有他的爱心,我们现在可能没有饺子这种美食,也无法享受冬至吃饺子的传统习俗。因此,做事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地拥有真诚的爱心!

冬至吃饺子来历?

冬至这一天吃饺子的传说与我国著名医者张仲景有关。民间至今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,以纪念和感谢张仲景的“祛寒娇耳汤”。

张仲景是《伤寒杂病论》的作者,也被称为历代医者中的“医圣”。在东汉时期,张仲景曾担任长沙太守,他先后对病人进行了访视和治疗。后来,他毅然辞去官职回到家乡,为当地的邻里进行医治。正是在他返回家乡的冬季,他看到了白河两岸的乡亲们面黄肌瘦,饥寒交迫,不少人的耳朵冻得生疮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要求他的弟子们在南阳东关搭起了医棚,搭建了一个大锅,准备在冬至这一天制作和赠送“祛寒娇耳汤”来治疗冻疮。他在锅里煮熟了羊肉、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草药后,将羊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,然后用面将它们围成耳朵的形状,煮熟后,每个人可以得到两只“娇耳”和一大碗肉汤。人们一旦吃下这些“娇耳”,并喝下“祛寒汤”,就能感受到浑身暖和,两耳发热,冻伤的耳朵也得到了治愈。

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至吃饺子的由来读后感50?_冬至吃饺子来历?全部内容了,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了解情况!

更多全新内容敬请关注多特软件站(www.y866.cn)!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可联系我们删除。(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) 联系邮箱:rjfawu@163.com